分家析产知识点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分家析产 > 分家析产知识点
婚后与公婆共住买房的产权归属,需依据3条核心法条层层界定,避免因“登记名”吃亏:1.《民法典》第216条:不动产登记仅为权利公示方式,不代表真实权利状态。若能证明自己
分家与养老常绑定在一起,法官分割财产时会兼顾法律规定与家庭伦理,核心考量3个维度:1.贡献大小维度:依据《民法典》第309条,对家庭财产贡献多的可多分。贡献包括显性出
分家析产需满足法定启动条件,《民法典》第303条区分两类共有的分割权限,不符合条件起诉会被法院驳回:1.按份共有人:若共有人之间未约定“不得分割共有财产”,按份共有人
分家析产仅针对家庭共有财产,《民法典》第1063条明确列举的个人财产绝对禁止分割,常见类型包括:1.人身损害赔偿款:如工伤补助金、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、医疗费报销款等,
分家协议并非签字就有效,以下4种情形会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,签了也无法履行:1.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:如未成年人、精神病人在无监护人陪同下签字,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44条
《民法典》第304条明确3种法定分割方式,需根据财产性质选择:1.实物分割:适用于可分且不减损价值的财产,如存款、家具、粮食等。实务中可按份额直接拆分,如3人共有30万存
共有人的财产份额并非必然均等,《民法典》第309条确立了“约定优先、法定补充”规则:有约定按约定;无约定的,按份共有人看出资额,无法确定出资额则视为等额。而家庭共同
分家协议的效力受《民法典》合同编严格约束,第490条规定“自全体共有人签字按指印时成立,内容合法则生效”。但符合法定情形时,可主张撤销或认定无效,常见情形包括: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