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产权归登记方,婚后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如何公平分割?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屋确权 > 房屋确权知识点
在现代婚姻家庭财产关系中,房产往往是夫妻共同生活的重要资产。然而,当一方在婚前签订购房合同、支付首付款并登记于个人名下,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还贷时,一旦婚姻关系破裂,房产的分割便成为争议焦点。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,房屋产权虽可归登记一方所有,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其对应的增值部分,必须依法进行公平补偿,以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权益。
一、基本法律原则:产权归属与补偿并行
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〉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第七十八条规定,虽然房屋最终可能判归登记方所有,但另一方并非“净身出户”,而是有权获得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相应增值的补偿。
二、公平分割的核心:科学计算共同还贷及增值补偿
为实现公平分割,补偿金额的计算需兼顾“贡献”与“增值”两个维度,通常采用以下方法:
1.明确共同还贷部分
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贷款本息,无论从哪一方账户支出,均视为共同还贷。例如,婚后共同偿还贷款10万元(含本金7万元、利息3万元),这10万元即为共同财产支出。
2.计算不动产升值率
不动产升值率=房屋现值÷不动产成本
其中,不动产成本=购买时房价+共同已还利息+契税、印花税等其他费用
例如:房屋购买价为18万元,共同还贷利息3万元,其他税费1万元,则成本为22万元;若离婚时房屋市值为90万元,则升值率为90÷22≈4.09。
3.计算对应增值部分
共同还贷对应的增值=共同还贷总额×不动产升值率
如上例:10万元×4.09≈40.9万元
4.确定补偿金额
法院通常将“共同还贷部分+对应增值”总额的一半判给非登记方,即:
补偿额≈(共同还贷额+对应增值)×50%
上例中约为:(10+40.9)×50%=25.45万元
这一计算方式既体现了对共同财产贡献的认可,也合理分享了房产增值收益。
三、影响分割的其他重要因素
在具体判决中,法院还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,实现个案公平:1.贡献比例:若一方收入较高、承担了大部分还贷,可能在分割时适当倾斜;2.子女抚养与居住需求:抚养子女的一方可能获得较多补偿或优先居住权;3.照顾女方与无过错方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七条,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;4.房屋实际使用情况:如非登记方长期居住、负责装修维护等,也可能作为补偿考量因素。
四、实践建议:协商优先,保留证据
1.鼓励协商解决
夫妻可自行协商补偿方式,如一次性支付、分期补偿、房产折价分割等,达成协议后可通过离婚协议或调解书确认,避免诉讼成本。
2.注意证据留存
保留银行还贷流水、工资收入证明、购房合同、税费票据等,以便准确计算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。
3.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
涉及大额房产或复杂财务结构时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评估机构,确保权益最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