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购房合同“霸王条款”识别指南:这些约定签了也无效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屋买卖 > 房屋买卖知识点
开发商提供的格式合同常暗藏“陷阱”,但并非所有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。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,以下条款可认定为无效:一是“广告宣传仅为参考,一切以合同为准”,若广告中对房屋及配套设施的说明具体确定(如“学区房”“绿化率30%”),即使未载入合同,也视为合同内容,违约需赔偿;二是“逾期交房仅按万分之一赔付,买方逾期付款按万分之五罚”,违约责任不对等违反公平原则,可请求法院调整;三是“屋面、外墙使用权归开发商”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271条,建筑区划内共有部分归业主所有,此类条款无效。签署合同时,需重点审查交房条件、过户期限、违约责任、面积误差处理等核心条款,对不合理条款要求修改,必要时签订补充协议,留存沟通记录作为维权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