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抵押房交易:在“权利负担”下的谨慎博弈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屋买卖 > 房屋买卖知识点
在房地产市场中,设有抵押权的房屋(俗称“抵押房”)的交易并不少见。这类房屋通常因业主贷款购房、企业融资或债务担保等原因,已在不动产登记机构设定了抵押权,抵押权人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。由于价格可能低于市场价,部分购房者对抵押房“心动”,但若不了解其背后的法律风险与操作规则,极易陷入“房财两空”的困境。
一、什么是抵押房?抵押权如何影响交易?
抵押房,是指房屋所有权人(抵押人)为担保债务履行,将其房屋抵押给债权人(抵押权人),并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的房产。虽然房屋仍归抵押人所有,但其处分权受到法律限制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四百零六条规定:抵押房可以买卖,但房屋上的抵押权不因转让而消灭;买方取得的是“带有抵押负担”的房屋,原抵押权继续存在;抵押权人仍有权在债务人不还款时,依法拍卖、变卖该房屋优先受偿。
二、抵押房交易的常见模式
1.先解押,再过户(最安全)
卖方用自有资金或买方首付款偿还贷款,解除抵押登记后,再办理过户。这是最稳妥的交易方式,买方风险最小。
2.带押过户(新兴模式)
在部分城市(如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等)已推行“带押过户”政策,允许在不解除原抵押的情况下,直接办理过户和新贷款。新抵押权设立后,原贷款由新资金偿还。该模式提升了交易效率,降低了“过桥资金”压力。
3.买方承接抵押(高风险)
买方直接承接原抵押贷款,继续向银行还款。此方式极少见,通常需银行同意,且对买方资质要求高,风险极大。
三、抵押房交易的五大风险
1.抵押权未解除,房屋可能被拍卖
若卖方未还清贷款,抵押权人有权依法行使抵押权。即使房屋已过户,买方仍可能面临房屋被拍卖的风险。
2.卖方违约或债务复杂,导致交易失败
卖方可能因其他债务问题,导致房屋被法院查封,或原抵押银行不同意转让,造成交易无法完成。
3.“带押过户”操作复杂,政策尚未全国统一
各地政策差异大,部分城市尚未开通,银行配合度不一,流程繁琐,易生纠纷。
4.买方承担隐性债务风险
若房屋存在多次抵押或隐形债务,买方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额外责任。
5.产权过户与资金安全难以保障
买方支付房款后,若卖方不配合解押或挪用资金,可能导致“钱房两空”。
四、如何安全交易抵押房?五大建议
1.核实抵押状态
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抵押信息,确认抵押权人、债务金额、是否被查封等。
2.优先选择“先解押后过户”
确保抵押权解除后再办理产权转移,最大程度规避风险。
3.使用资金监管账户
买方将房款存入第三方资金监管账户,待过户完成、抵押解除后再释放给卖方。
4.要求卖方提供还款凭证与银行同意函
特别是涉及“带押过户”时,必须取得原贷款银行的书面同意。
5.签订详细合同,明确违约责任
合同中应约定解押时间、过户条件、违约金比例等,保障自身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