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婚前首付婚后续贷,房产归属如何解?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婚姻房产 > 婚姻房产知识点
在婚姻的旅途中,房产问题往往是许多家庭绕不开的“坎”。特别是当婚前一方父母支付了首付,婚后夫妻又共同还贷时,这套房产到底该归谁?这个问题,不仅关乎着夫妻双方的切身利益,更牵动着两个家庭的神经。
要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个核心原则:房产的归属,关键在于登记和还贷情况。婚前一方父母支付首付,这一行为本身,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对出资方子女的单方赠与。也就是说,这笔钱是父母专门给子女的,与子女的配偶无关。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房产就完全归出资方子女所有,因为婚后夫妻还可能共同还贷。
举个例子,小张和小李结婚前,小张的父母出了50万首付,买了一套房子,并登记在小张名下。婚后,小张和小李一起还贷,每月还5000元,还了10年。这时候,如果两人离婚,这套房子该怎么分呢?
根据法律规定,虽然首付是小张父母出的,且房子登记在小张名下,但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及其对应的房产增值部分,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。也就是说,小李有权要求分割这部分财产。具体怎么分呢?法院会根据还贷的金额、还贷的时间、房产的增值情况等因素,来判定小张应该给小李多少补偿。
那么,为什么首付部分不算共同财产呢?这是因为首付是在婚前支付的,且明确是赠与小张的。而婚后还贷的部分,是夫妻双方共同投入的,所以这部分及其增值,应该共同享有。
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,就是房产的登记情况。如果房子登记在小张和小李双方名下,那么即使首付是小张父母出的,这套房子也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因为登记在双方名下,就意味着双方都对这套房子有权利。
但现实中,很多家庭为了明确产权,或者出于其他考虑,可能会选择将房子只登记在一方名下。这时候,就需要特别注意婚后还贷的情况了。因为一旦离婚,共同还贷的部分及其增值,是一定会被拿出来分割的。
所以,对于婚前一方父母支付首付,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情况,房产的归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它取决于房产的登记情况、还贷的情况以及房产的增值情况。因此,在处理这类问题时,我们最好能够提前咨询专业律师,了解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避免因为不懂法律而吃亏。
如果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