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领域Specialized field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了解更多我们的详细信息,请致电136 7129 5837

或给我们留言在线留言

夫妻一方患精神疾病,在其清醒时订立遗嘱处分共同财产中的个人份额,该遗嘱是否有效?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业领域 > 婚姻房产 > 婚姻房产知识点

判断遗嘱是否有效,关键在于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是否具备清晰的认知能力,能否明白自己行为的意义。精神疾病患者在不清醒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,订立的遗嘱易被认定无效,但清醒时其能力与常人无异,可正常处理自己的财产事宜。只要其能清楚理解自身财产状况,明确知晓将个人份额留给谁,并能正确表达自身意愿,那么遗嘱反映的就是其真实想法,一般会被认定有效。

当然,遗嘱还需满足形式上的要求。比如自书遗嘱需本人亲笔书写并签名,同时注明日期;若为代书遗嘱,则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等。符合对应要求,遗嘱才具备法律效力。

但在实际生活中精神疾病患者否具备清晰的认知能力存在争议,需有力证据证实立遗嘱时其处于清醒状态。常见的证据包括立遗嘱时的医疗诊断证明、医生的证言,或有可靠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证明其当时思维清晰等。若没有足够证据,一旦他人质疑,法院可能因难以判断立遗嘱时的真实状态,最终判定遗嘱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