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迁方以“政策调整”为由降低补偿标准:合法吗?该怎么应对?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屋拆迁 > 房屋拆迁知识点
在拆迁过程中,有些拆迁方会以“政策调整”为由,试图降低补偿标准,这让很多被拆迁人感到无奈和困惑。“政策调整”难道就能成为降低补偿的合法借口吗?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?
从法律层面来讲,法律高于政策,任何形式的文件都不能逾越法律法规。虽然地方上为了推进征收拆迁工作,会制定一些“安置补偿方案”等政策,但这些政策只有符合其上位法律及行政法律的规定才是合法的,否则涉嫌违法,导致无效。征地补偿标准应该两到三年更新一次,这是国土资源部的规定。如果地方政府拿着三年前的文件标准来跟你说事,这是违法的行为。而且,一般省级政府审定的标准是一个保护性标准,地方在拆迁中应当根据本地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,结合实际调整标准,以确保被拆迁人的生活水平、居住条件不降低。
然而,在实际拆迁中,一些拆迁方为了降低成本,往往会忽视这些法律规定,以“政策调整”为幌子,试图压低补偿标准。他们可能会说:“这是上面的新政策,我们也没办法,大家都得按这个标准来。”或者“这个法律规定还没有在我们这边实施,我们只能按照现有政策执行。”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。比如,在某城市的拆迁项目中,拆迁方以“政策调整,资金紧张”为由,将原本按照市场价评估的房屋补偿标准降低了近三分之一。被拆迁人小李等人在咨询律师后得知,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,于是他们坚决拒绝了拆迁方的要求,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。
当遇到拆迁方以“政策调整”为由降低补偿标准时,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,不要被拆迁方的说辞所迷惑。要明确自己的权益,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。可以要求拆迁方出示所谓的“政策调整”文件,仔细研究文件内容,看其是否符合上位法律的规定,是否存在损害被拆迁人利益的情况。
如果发现“政策调整”文件存在问题,我们可以积极与拆迁方进行沟通协商,向他们说明法律规定和自己的合理诉求,要求他们按照合法合理的标准给予补偿。在协商过程中,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,如沟通记录、文件资料等,以备后续维权使用。
如果协商无果,我们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,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。行政复议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对拆迁方的行为进行审查,要求其纠正违法行为;行政诉讼则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,由法院对拆迁方的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。比如,小张在拆迁中遇到拆迁方以“政策调整”为由降低补偿标准,他先与拆迁方进行了多次协商,但未能达成一致。于是,他向当地政府申请了行政复议,政府经过审查,认定拆迁方的行为违法,责令其按照合法标准给予小张补偿。
总之,拆迁方以“政策调整”为由降低补偿标准是不合法的,我们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在面对这种情况时,要保持理性,了解法律,积极沟通,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,确保自己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。如果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