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养老、子女分家:家庭财产怎么切才公平?法官都看这几个维度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分家析产 > 分家析产知识点
分家与养老常绑定在一起,法官分割财产时会兼顾法律规定与家庭伦理,核心考量3个维度:
1.贡献大小维度:依据《民法典》第309条,对家庭财产贡献多的可多分。贡献包括显性出资(如购房时的转账记录、装修付款凭证)和隐性付出(如长期照料父母、全职经营家庭生意)。某法院审理的分家案中,女儿提交了近5年的护理记录、医院缴费单、邻居证言,证明自己常年照顾卧床母亲,而儿子仅定期支付少量赡养费,最终法院判决女儿比儿子多分20%房产份额。
2.实际需求维度:优先保障弱势成员的基本生活,如身患重病的成员需预留医疗费(需提交医疗诊断书、费用预算),年迈父母需保留居住权(可在分割协议中约定“父母生前享有房产居住权”),未成年人需保障教育与住房需求(《民法典》第35条)。蔡母因需长期入住护理院,提交了护理合同及费用标准,法院优先支持其拍卖房产,用分割款支付护理费用。
3.伦理义务维度:结合赡养义务履行情况调整份额,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可能少分或不分,履行较多的可多分。需提交赡养证据,如每月赡养费转账记录、为父母购买物品的发票、居委会出具的赡养证明等。若某子女多年未看望父母、未支付赡养费,法院可能判决其不分或少分共有财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