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领域Specialized field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了解更多我们的详细信息,请致电136 7129 5837

或给我们留言在线留言

微信抖音账号继承争议:社交关系与商业价值能否“传家”?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业领域 > 房产继承 > 房产继承知识点

“我爸走了,他的微信里有300多个客户,抖音账号还有5万粉丝,这些能留给我吗?”2025年春天,杭州的李女士在继承父亲遗产时,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——父亲的社交账号究竟算不算遗产?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22条,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。但微信、抖音等账号的性质却十分特殊:它们既是用户与亲友联系的“社交工具”,也可能承载着商业价值。例如,李女士父亲的微信中存有多年积累的客户联系方式,抖音账号则通过直播带货每月产生数千元收入。这些账号能否像房产、存款一样被继承?

从法律层面看,账号的继承面临双重障碍。其一,用户协议的“禁止转让”条款。微信《服务协议》明确规定“账号所有权归腾讯,用户仅享有使用权,且不得赠与、借用、租用或转让”;抖音《用户协议》也强调“账号仅限本人使用”。这意味着,继承人若直接登录账号,可能违反平台规则,甚至面临封号风险。其二,隐私权的冲突。账号内不仅包含商业信息,还有被继承人与他人的聊天记录、照片等隐私内容。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13条,处理个人信息需征得本人同意,但被继承人死亡后,继承人能否突破这一限制?

司法实践中,法院的态度逐渐明朗:支持账号内财产性权益的继承,但拒绝披露隐私内容。2024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一起微信账号继承案中,原告作为继承人要求解封账号并获取全部聊天记录,法院最终仅支持转移账户余额,并裁定“聊天记录涉及第三方隐私,继承人无权查看”。同年,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在抖音账号纠纷中,允许继承人继承账号内的打赏收入,但要求平台删除被继承人与他人的私信记录。

对于商业价值的继承,法院则更注重“实际控制权”的转移。2025年广州中院判决的一起案例中,被继承人经营着一家通过微信接单的装修公司,其死亡后,继承人提供了与客户的历史交易记录、合同等证据,证明账号的商业用途。法院最终裁定,继承人可继续使用账号,但需重新与平台协商服务协议,并承担后续管理责任。

然而,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难题。例如,若账号绑定了被继承人的手机号或身份证,继承人如何完成实名认证?若平台拒绝配合,是否可通过法律途径强制执行?目前,部分地方已开始探索解决方案。2025年,深圳市出台《数字遗产管理指引》,明确“继承人可凭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,要求平台协助变更账号绑定信息”,但这一规定尚未在全国普及。

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若希望避免纠纷,建议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明确账号的处置方式,例如指定继承人管理账号,并留存账号密码、客户清单等关键信息。同时,可与平台协商签订“数字遗产托管协议”,提前规划账号的继承路径。

数字时代的遗产,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房产与存款。微信、抖音账号背后的社交关系与商业价值,正成为新的继承焦点。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平衡隐私保护与财产权益,仍需司法实践的进一步探索。

若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