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生成内容的遗产继承问题解析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产继承 > 房产继承知识点
在数字时代,被继承人生前可以使用各类AI软件进行艺术辅助创作,例如写小说,做音乐,绘画、等,这些创作出的作品如若获取收益,能否作为遗产被继承,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从法律对遗产的定义来看,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。然而,对于AI生成的内容,其法律属性较为复杂。以绘画为例,如果被继承人在使用AI生成绘画的过程中,仅是提供了简单的指令,而AI完成了大部分的创作工作,那么这幅绘画的著作权归属就存在争议。根据《著作权法》的规定,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,但AI并非自然人,因此难以直接认定被继承人为作者。
对于代码和音乐等AI生成内容,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。如果被继承人在生成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,如对代码的逻辑设计、对音乐的旋律编排等,那么这些内容可能包含了一定的智力成果,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。但在法律上,要明确其是否属于遗产,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。
目前,我国法律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一定的规定,《民法典》第一百二十七条指出,法律对数据、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但AI生成内容是否属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范畴,以及如何具体认定其财产价值和继承方式,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。
在实际案例中,如中国首例“AI数字人遗产继承案”,AI数字分身基于用户大量社交数据构建,人格还原度较高,但法律仍无法明确界定其是否属于网络虚拟财产,最终法院判决数字分身数据由平台托管,暂不纳入遗产分配范围。这一案例反映出AI生成内容在遗产继承方面的法律空白和实践困境。
AI生成内容能否作为遗产被继承,目前尚无明确结论。在法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,被继承人生前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,如签订协议、进行公证等,对AI生成内容的归属和继承问题作出明确约定,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。
如果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