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万粉丝博主的遗产规划:网络虚拟财产如何继承?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产继承 > 房产继承知识点
“我的B站账号能传给孩子吗?”2023年,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博主小林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,计划将账号留给好友运营,并将价值300万的虚拟资产(如游戏装备、虚拟货币)继承给父母。这一案例入选“2023年中华遗嘱库十大典型案例”,也引发社会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关注。
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,法律已有明确规定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27条,法律对数据、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这意味着,只要虚拟财产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,就可视为遗产。例如,游戏账号、社交媒体账号、虚拟货币、网络店铺等,若能与现实货币或其他财产产生交易关联,就具有法律上的财产性质,可被继承。
虚拟财产继承的方式与实体财产类似,优先遵循遗嘱继承,无遗嘱时按法定继承处理。例如,小林的案例中,其通过遗嘱明确账号运营人和虚拟资产继承人,法院最终认可了这一安排。而若未订立遗嘱,账号可能因“具有人身属性”(如绑定个人身份信息)难以直接继承,但账号内的虚拟货币、装备等财产性利益可按法定继承分配。
实务中,虚拟财产继承面临多重挑战。一是“财产价值评估难”。例如,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账号,其商业价值可能达数百万元,但如何量化评估缺乏统一标准。二是“账号归属争议”。许多平台用户协议规定“账号所有权归平台,用户仅享有使用权”,这可能导致继承人与平台产生纠纷。例如,2024年杭州某案例中,张女士的丈夫去世后,其抖音账号因“涉及个人隐私”被平台冻结,张女士起诉要求继承账号使用权,法院审理认为账号使用权可继承,但需平台协助过户。
为避免纠纷,虚拟财产所有者需提前规划。一是“订立遗嘱”。明确账号运营人、虚拟资产继承人及分配方式,减少继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。二是“保留证据”。保存账号注册信息、交易记录、虚拟财产价值证明等,为继承提供依据。三是“与平台沟通”。了解平台对账号继承的政策,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。
网络虚拟财产是数字时代的产物,其继承问题需法律、技术与情感的共同作用。通过合理规划,我们既能守护虚拟世界的“数字遗产”,也能让爱与记忆在数字空间中延续。
如果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